新闻动态
作者:历史观察
孛儿只斤·铁木真,身为蒙古族乞颜部的杰出人物,后来成为嵌入历史的传奇人物,尊称为成吉思汗。他在位的时期,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甚至曾远征至黑海地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伟大帝国。然而,成吉思汗在征战之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对邻近的印度发动攻势呢?
根据《元史·耶律楚材》一书的记载,导致成吉思汗决定班师回朝的原因是蒙古大军在印度河附近首次遭遇了一种名为甪端的怪兽。在成吉思汗准备下令射杀这只怪兽时,它竟发出了与人类声音相似的奇异言语:“汝主早还。”听闻此言后,耶律楚材告诫成吉思汗,这只怪兽无疑是上天的警告。为了顺应天意,成吉思汗最终选择了停止进攻,带领军队返回了蒙古。
面对这样的历史传说,我们似乎早已见怪不怪。尽管怪兽的存在未必完全是虚构,但怪兽竟然能口吐人言的情节,无疑让人对此产生怀疑。那么,耶律楚材究竟为何要劝说成吉思汗停止征战印度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蒙古军队的特性中找到一些线索。
展开剩余66%众所周知,蒙古军队不仅骁勇善战,还具备出色的适应能力。然而,蒙古铁骑亦有两大显著的弱点:首先是他们不擅长海上或水战,其次是蒙古军队对湿热气候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忍受高温的环境。有学者推测,这两个致命弱点使得成吉思汗最终决定放弃对印度的征战,原因在于蒙古大军在可能适应印度气候方面存有不足。
气候环境的确可能是蒙古大军选择撤退的主因,然而,印度的战象更很可能是耶律楚材说服成吉思汗改变主意的重要因素。在印度,象群被视为神圣的存在,古代的印度人更是将大象驯化,组织成战象部队,以在战斗中获取主动权。历史记载显示,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就利用战象参与战争,还曾援助伊朗王朝500头战象,助其战胜马其顿王朝。
与此同时,印度也并非缺乏骑兵力量,他们通过战象开路,随之而来的战马冲锋,形成强大的战斗阵线。想象一下,蒙古铁骑若迎战这样的战象,结局无疑是惨痛的。实际上,早在1397年,帖木儿为完成成吉思汗开创的宏图,亲率十万大军侵入印度,然而最终却也以失败告终。
气候不适与战象威胁,二者相互作用,或许正是促使成吉思汗最终选择放弃攻打印度的重要原因,使他决定返回蒙古,以确保国家的存续与力量。因此,蒙古铁骑得以后来马踏中原,建立元朝帝国,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馆长说:若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二史,更多原创深度好文等待您的阅读!
发布于:天津市